一個孩子,念全美幼兒園,每天都要背15個英文單字,而且每天都要小考,考英文、注音、數學……,課後,還得另外去上英文才藝及數學。幼兒園時期,孩子的情緒及行為問題就很多。
孩子上了小學後,大人因為不想讓他中斷之前學的,只能把課後時間,填的更滿,繼續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心珠算這樣操。結果,孩子開始出現狂咬指甲、暴躁易怒、打阿公阿媽、不肯寫作業,小考作弊、被抓到還説謊。
大人問我:「要不要換更好的學校?或請家教老師?」,還要我好好的跟這孩子説,叫他不要去跟別的孩子學壞!
我嘆息搖搖頭説:「快樂的童年也才幾年,少背一個英文單字,以後就不能出人頭地嗎?孩子還小,有壓力他們不會説,只能反應在情緒行為上。」
我一直在思考,父母完全沒有自覺,是自己讓孩子變成如此不快樂,會不會是父母,也曾經有段悲傷的童年?於是,把期待及創傷,不知不覺的加諸在自己孩子身上?又是一個,「這到底是孩子有問題,還是大人有問題!」的故事。你説,教大人,是不是比教孩子還難呢?